每年8月7-9日,太陽位于黃經135°時是立秋節氣,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中第十三個節氣。“立”是開始的意思,“秋”是指莊稼成熟的時期。立秋表示暑去涼來,秋天開始之意。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載:“秋,揫也。物于此而揫斂也。”
立秋不僅預示著炎熱的夏天即將過去,秋天即將來臨。秋是植物成熟的意思。立秋也預示著草木結果孕籽,收獲的季節到了。俗話說:“立秋三日,寸草結籽。”此時我國中部地區早稻收割,晚稻移栽,大秋作物進入重要生長發育時期。
我國地域遼闊,雖各地氣候有差別,但此時大部分仍是未進入秋天氣候,況且每年大熱三伏天的末伏還在立秋后第3日,氣溫仍酷熱,因而我國醫學稱從立秋起至秋分前這段日子為“長夏”。民諺有“早立秋涼颼颼,晚立秋熱死牛”的說法,認為如果立秋時間在上午,則天氣涼爽;立秋時間若在下午以后,天氣就還要熱上一陣。所以,立秋后還有一伏,要當心“秋老虎”發威,注意避暑降溫。
古人把立秋當作夏秋之交的重要時刻,一直很重視這個節氣。據記載,宋時立秋這天,皇宮內要把栽在盆里的梧桐移入殿內,等到“立秋”時辰一到,太史官便高聲奏到:“秋來了。”奏畢,梧桐應聲落下一兩片葉子,以寓報秋之意,因此有“落葉知秋”的成語。
“秋后一伏熱死人”,立秋前后我國大部分地區氣溫仍然較高,各種農作物生長旺盛,中稻開花結實,單晚圓桿,大豆結莢,玉米抽雄吐絲,棉花結鈴,甘薯薯塊迅速膨大,對水分要求都很迫切,此期受旱會給農作物最終收成造成難以補救的損失,所以有“立秋三場雨,秕稻變成米”、“立秋雨淋淋,遍地是黃金”之說。“雙晚”生長在氣溫由高到低的環境里,必須抓緊當前溫度較高的有利時機,追肥耘田,加強管理。
立秋
梧桐葉落金風爽,好雨頻頻稻谷圓。
縱目江山如畫里,瓜肥果碩正鮮妍。